第74章 祛寒娇耳汤_医食无忧[穿越]
笔趣阁 > 医食无忧[穿越] > 第74章 祛寒娇耳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章 祛寒娇耳汤

  转眼到了冬至,此日阴极至,阳气始生,前些天的雨水似将地上的热度一块儿卷走了,天气愈寒了一些,冬风阵阵,伴着信安县的水气,直往人衣领子里钻。

  冬至是大节,祭祀祖先、消寒拜冬、换新衣、备佳肴,吃汤圆饺子,忙上一天都不够。本应歇业休市以庆团圆的,然而信安县重商,且又地处在南来北往的重要枢纽上,越近年节,南南北北的返乡客越多,是故除却极个别铺子闭了门,街上仍然热闹依旧。一碗面馆人不多,自家过节要准备的东西也容易,因此并未闭店,照常天不亮后厨的灯就亮了起来,开始为一整天的生计忙活。

  城西这边就属各色小贩食摊摆得多,因都是小本生意,没得端架排场,都连敲带唱地在街上吆喝揽客,多得是卖蜜枣、蜜桔的,还有糖莲子、冰糖葫芦等各色小食,给这寒冷天气平添了一丝热络之气。余锦年正在厨中做浇切糖片,听见有个老头儿沿街窜巷地叫卖酒槽,忙收拾干净手,推开后厨沿街的窗,问了价钱和种类,便探出身子叫他来各打上二斤。

  那老头儿瘦骨嶙峋,两颊凹陷,但别看他其貌不扬,卖的酒槽却很是不错,米酒清透甘香,黄酒鲜爽柔和,余锦年奇怪这样好的酒槽怎么这么便宜,别不是来源不正,又或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酿酒手段,一时间竟有些不敢买。

  那老头似看出他的疑问,也不遮掩,直接与余锦年聊了起来,原是头两个月家中宝贝金孙恶病一场,饮汤吊命的花光了家里积蓄,这日子病终于好透,又逢冬节,想着贱卖米酒槽多赚些钱,好买些糖果子回家给金孙,也算是过节了。

  余锦年听罢放下心来,因着老头的酒好,索性两大桶全都包圆儿了,又转头从案上切了几块浇切糖片,用油纸包了送给老头儿:“你的酒槽好吃,若是下次还来,再多给我带些,这包糖果子拿回去给小孩子吃着顽罢。”

  “这……”酒老头连忙摆手,他们家中贫寒,给不出店租,只好整日溜街卖酒槽,见这店中日日客如云来,羡慕得紧,自然以为店里的都是贵人,哪敢收人家东西。他与余锦年推却了几回,听到余锦年说这果子并不如何值钱,这才受宠若惊地收下,又连连躬了几次腰,这才收了酒钱离去。

  余锦年放好酒,将剩下的浇切糖都斩成寸片。

  这浇切糖是一种甜片,是将糖熬化,用牛乳、稀蜜又或者浸水点糖卤,再将吡叭炒熟的黑白芝麻倾倒进去翻搅,待芝麻在锅中颗颗粒粒沾好糖浆,黏作一团,铲出来在案板上擀平、晾干,最后切片即食。

  根据时节的不同,这浸水又能有菊花、桂花、月季玫瑰等各色花水,也能用荆芥、薄荷或者生姜等泡水作汁,总有千奇百怪的不同,余锦年这回偷了个懒,直接是用的最简单的牛乳点糖。

  做好的浇切糖蜜甜麻香,新鲜微烫,一端出去就吸引了不少餮客,且时下又是冬至,俗话说“冬至大过年”,一年仅这么一次,大多人都图个热闹景儿,愿意卖些应景点心回去过节,于钱财上倒也不那么计较了。

  余锦年指挥着段明清欢卖着浇切糖,几个打北边过来的年轻食客搓着手走进了一碗面馆,风烈霜寒,几人却锦衣丝履,意态阑珊,进了门坐下便喝起热茶。余锦年过去点菜,听他们说起话来,道今年天气格外寒冷,北边都已滴水成冰,京中的冬天惯常是旱得多,今年竟然莫名下起大雨来,人倒无碍,牛羊却冻病了不少,也不知来春会不会有牛羊疫。

  “也不只是北边,今年信安县的雨水好像也不少。客人们想吃些什么?”

  几个北客听到说话声,这才发现一个少年人笑眯眯地站在背后。

  这几人都是京中的士族公子,因夏京入了秋后寒冷非常,便相约南下游玩,途径此地时遭遇一只黄大仙儿拦路,马匹受惊,车轴也坏了一根,只好先到前头的信安县来落脚休整,打西门进了城,便听见不少人夸赞此店的浇切糖,又说小神医什么的,几人总之也饿了,索性都来瞧瞧热闹。

  其中一人上下打量了一番余锦年,便猜测他就是路人口中那个“小神医”,笑道:“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小神医坐厨,恰好今儿个是冬至,不若来碗祛寒娇耳汤罢。我们几个从北边来,一路风吹雨打冷得很,就与我们多放些葱姜,盐少些,我们口轻。再来碟羊皮花丝,半斤鲜切羊,佐一张酱碟。嗯……最后上两个素盘,素盘让厨下看着弄就是,但菜务必要新鲜。”

  这人剑眉星目,只耳朵有些招风,很有弥勒耳的气质,破坏了他整张脸上的俊朗美感,且他衣饰精而不华,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神采飞扬,温和有礼,且张口就是各色菜肴,想来非富即贵,不过余锦年也并不在乎他们的身份,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他记下了客人要点的菜,就回到后厨准备。

  这祛寒娇耳汤原是先人药汤,是将一些驱寒温煦的药材煮罢剁碎,包在面团中,再以药汤盛煮,因面团形似耳朵,故称祛寒娇耳汤。只这汤传到后世便有了些不同,煮汤的原料从药材变成了各色暖汤,娇耳也就是后世的饺子、扁食,更多的是图个好兆头,暖一暖身体。

  好在今日冬至,自家也要吃些娇耳的,这祛寒娇耳汤倒是不难得,后厨也早就煮上了羊肉羊骨汤,如今人还未走进去,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羊汤味。

  厨下竟是季鸿在看火,余锦年瞧他这几日勤劳得很,惯爱在肩后微束的发丝也卷起来盘在了头上,用那根粗制滥造的玉竹簪装饰着,余锦年见了顿生欢喜,挤到灶前把弄了一番,又贴着季鸿的耳朵小声说了句亲密话,季鸿嘴角一弯,低下头来看他,余锦年顺势亲上去,磨磨挨挨好一会儿。

  余锦年张开嘴,探着软绵绵的舌头予取予求,忽地听见“哎呀”一声,两双唇忙撕扯开来,余锦年埋在季鸿颈窝里,遮住了自己红扑扑的嘴巴。

  段明捂着眼睛道:“属下该死!”

  余锦年恼羞成怒:“快跳到锅里去把自己炖了罢!”

  段明红脸低头,捧着个食盒问:“那这盒鹿肉脯也跟属下一起炖了吗?”

  余锦年当时就问:“什么鹿肉脯?”打开食盒一瞧,还真是整整一盒鹿肉脯,片片透着红蜜色,用筷子夹出一片来尝了尝,肉嫩味美,咸淡合意,他转顺就不生气了,问是哪来的,听段明说是严家派人送来的谢医礼,因为先前因故未能将鹿腿送来,鲜肉又不经搁,便只好做成了肉铺,他心中不免因为错失鲜鹿肉而可惜,不过鹿肉脯也是好东西,于是说道:“行吧,还算姓严的有点良心。”

  收了鹿脯,他忙收了跟季鸿打闹的心思,动手做客人要的菜色。

  锅中盛着透白清澈的羊汤,是用半只羊架并细瘦的腿子肉熬了半宿来的,汤中还有配置好的药料包,里头是些温阳的药材,诸如白芷、良姜、草果、肉桂,以及陈皮、香叶等,既能除羊肉膻味,提鲜,最重要的是有驱寒扶正的功效,汤面上还浮着几颗大红枣。此外无盐无酱,是纯正鲜美的白汤。客人要时,便单盛出来,根据口味加盐、醋、辣油、芫荽等,再配上边软芯脆的薄烧饼,撕碎了浸在羊汤里吃——只一个字,美。

  余锦年盛了小锅汤来,另下了些香蕈、山药丁、肉粒等鲜物同煮,舀在碗里。今日为应对冬至来的食客,一碗面馆还包了四种馅料的饺子,此时便煮来,各色一只入碗中,又撒了一撮浮椒粉上去,便是娇耳汤了,吃了保管大汗淋漓,今冬绝不会冻了耳朵。

  而羊皮花丝即是羊肚丝,炝炒凉拌都合宜,鲜切羊就是白煮断生的嫩羊肉切片,用葱蒜末、麻油、椒醋配成的酱碟来蘸着吃。还有两个素盘,余锦年便随手炒了一道素冬笋,一道红烧豆腐,给客人端上去。

  点菜的那几个食客也算是大家族的公子哥儿,舌头饕得很,原以为这种南地小店未必能做出什么合口味的好吃食来,结果菜一上来,几人便被娇耳羊汤馋住了,且汤中四只饺子,每一只咬开都是不同的,让人吃完这一口,就开始猜测下一只是什么馅料做的。

  “唔唔,士铭兄,这可比你们府上的娇耳汤好吃!”说话的是个穿赭衣的公子,吃得两腮鼓满。

  搭话的正是那弥勒耳,他在京中是出了名的吃家,府上豢养着堪比一个戏班的厨子,北炖南汤,东菜西烤,各色各样。他很快吃下了一碗,赞同道:“确是自家厨艺的不足了……哈哈哈,真是不虚此行!”

  几人各自吃了两碗娇耳汤,直吃得满头大汗、两面热红,仍不愿意放下汤碗,后来又单叫余锦年给盛了碗清汤,撕泡着半拉烧饼吃,众人针锋而来,尽兴而回,临走前那位士铭兄叫来余锦年,问他可愿意辞了此店的工,跟他北上回京,做府上私厨。

  就算这人开了不低的价钱,余锦年自然也不会答应,狄士铭见他无意北上,也不强人所难,大手一挥,赏了余锦年一兜金珠,没等余锦年从天上掉金饼的好事中反应过来,几人便捧着朝天的肚皮出去了,逢人便夸一碗面馆的娇耳汤如何美味。

  待过了晌午,听了音讯的饕客们来到一碗面馆,却发现食店已闭门歇业,回家过冬至节去了,纷纷大失所望。

  店外众人铩羽而归,余锦年则带着面馆众人去逛了庙会,让他们各自挑了喜欢的小物件儿,买了点酸酸甜甜的果子,还看了踩高跷的杂耍,趁众人玩得高兴,傍晚回来,余锦年就找由头将之前做的几件小首饰送了她们——清欢的耳坠,穗穗的项链坠子,二娘的珍珠手钏。

  清欢和穗穗两个都高兴得很,戴上便不肯摘下来了,两相挤在一张铜镜里,你挤我我挤你,都要看自己美不美。余锦年还怕二娘说他乱支店里的账,便解释说这是给人诊病赚得的赏头,谁想二娘只摇摇头说:“你要多为自己打算着些,左右二娘不中用了,以后这店,还有穗穗,都得靠你……”

  她说着就眼酸,话里话外颇有些托孤的意思,余锦年不愿听这些,本能逃避关于生老病死的话题,尤其这话题还是围绕亲人的,他自找了借口跑出了二娘的房间,躲到厨下去了。他虽是个大夫,却也是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也有不愿直面的事情。

  季鸿进来泡茶,看到少年一个坐在角落,红着眼睛,便走过去,也不问缘由,直接将人揽了进来,借了一片肩膀令他靠着。过了会,才轻声问道:“舒服些了?”

  “嗯。”余锦年蹭蹭他,虽消沉未减,但也没憋在心里,主动说道,“方才二娘说了些话,听着不好。我身为大夫,整日诊东治西的,枉被人抬举一声小神医,却对二娘的病一点办法都没有。”

  季鸿缓缓抚着他的后背:“再神你也只是医,却不是仙,总有束手无策的时候。想来二娘也不愿你因此而伤怀。”

  话是这么说,余锦年偎着他小声说:“我有些害怕。”

  “我在。”季鸿道,他知道少年在怕什么,却并未以“你不要害怕,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这种话来安慰余锦年,而是说,“无论何时,你都可以尽情害怕,我永远在。”

  余锦年听着听着就破涕为笑,在季鸿身前轻轻啄了他一下,啄罢又闷下头,黏糊糊地依赖在对方的身上。

  而此时前堂并不知道他俩窝在后厨交耳,清欢听吩咐,找出了一只小红泥炉子放在桌上,又拿来余锦年切好的鲜嫩生羊肉、火腿肉、鹿肉脯,以及羊腩、肝片,准备了调料,娇耳汤端上了桌,余锦年与季鸿也到了,与家人坐下来慢慢炙着肉吃。

  窗外风冷霜酷,窗内割腥啖膻,热火融融。

  嫩红的鲜肉片得纸薄,涂上豉汁儿来烤,待肉片滋滋儿冒油,撒上粗盐与孜然,余锦年自己还要另沾辣子,时不时投喂季鸿一口,如此边吃边烤,其乐无穷。

  未及富贵,先及温暖。

  许是节日欢腾气氛感染,就连在床上躺了月余的二娘也似乎好转了一些,能撑着起来了,也歪在躺椅上笑吟吟地看他们几个打闹,时不时挥挥手,叫闹得厉害的穗穗过来,替她整一整衣襟。余锦年知她吃不了这些难消化的肉,若是硬吃不克化,又免不了加重病情,便到厨下另给二娘用煮熟的白扁豆碾成细沙,加上甜甜的蜜糖,融搅在一起,做成扁豆甜羹来吃。

  白扁豆和胃解毒又补脾,保护黏膜,还有抑癌抗癌的作用,多少吃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冬至日除了吃祛寒娇耳汤,也有吃汤圆、吃面的,各地不同,南边还有喝冬酿酒的习俗,余锦年前世是南人,但养父老家在北地,所以南南北北的习俗他都见过不少。此时便将之前打来的米酒黄酒盛出来,各淋上一匙桂花蜜,盛酒力的吃黄酒,不胜酒力的则吃米酒。

  二娘则是喝用山药、薏米熬成的水,做茶饮代酒来吃,为个热闹意思。

  炙肉鲜美爽嫩,手边配一盅冬酿酒。肉细而不腻,酒甜而不醉,吃来饮来,足以融冰化霜,暖意直达人心底。众人敲起碗筷来,听清欢唱小调,那调儿也不知是谁作的,旖旎婉转,轻柔迷蒙,听得人陶陶醉醉,如坠雾中。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清欢唱道:“无力慵移腕……”

  余锦年听着忽觉不对,忙打岔叫住了,一人给灌了二盏黄酒汤,吆喝着划拳。众人很快酒意熏陶,天将擦黑,便各自收拾了散去。余锦年回到房中,看到季鸿坐在案前,又在看邸报,他闲着也是无聊,便一边收拾被褥,一边漫不经心地哼起曲子来,他记性好,那歌儿调子又悦耳,清欢唱过后他虽谈不上过耳不忘,大致调子也记住了七七八八。

  他哼了好几遍,季鸿终于放下了纸页,微微抬起眼睛看他道:“你若喜欢这等曲子,晚上在床上就多唱几次。”

  余锦年回头一扫:“什么意思?”

  “唇朱暖更融,肤润玉肌丰。”季鸿面不改色地念道,目光又落回到书页上,好似口中念的不是什么艳情春词,而是什么高文大作,“你多唱几回,我自会叫你无力慵移腕。”

  余锦年仔细想了一会儿,才恍然明白过来,臊红了脸,默默闭上嘴,因经过这几次弄弄,他发现季鸿某些方面——比如手上的功夫,还挺持久的,且手指异常灵活,大概是长久持腕写字、秉刀篆刻练就的?他越想越热,心里发燥,一个骨碌钻到了榻里,扯下了床帘,在乌漆墨黑的床榻里哼了遍曲子,道:“我才不信,也不知上次谁喘得比较厉害?”

  正小声嘀咕着,床缝间一明一灭,一个人影欺了进来,箍住他手臂道:“那试试。”

  余锦年嘻嘻哈哈蹬着腿笑,两人胡乱扯了衣裳,正要试,一碗面馆门外有人喊了起来:“余锦年!年哥儿!救命呐,要死啦!”那人又霍然一叫,“我的亲娘!你别吐我身上!快走开快走开——哇,年哥,大哥,亲哥!你开开门……”

  咣当一声。

  姜秉仁被突然打开的门板吓楞住了,一时间与门后的余锦年面面相觑,半天才想起来说:“要死了!”

  “我要被你喊死了,魂儿都叫飞了!”余锦年道,他转眼看了看姜秉仁。

  姜秉仁左手拎着一只溺桶,右手搀扶着一个人,是个男子,黑衣、墨靴,窄袖,腰间衣物底下鼓鼓囊囊像藏了什么东西,这装扮,怎么看怎么眼熟。他神色一凛,用脚趾头想了片刻,回头喊道:“阿鸿!你快出来看看,这是不是又是你的人啊!”

  姜秉仁更愣了,他攥着那人的手臂,直问:“什、什么意思?”

  季鸿闻声出来,披着件烟色披风,两手紧紧攥着身前的布料,施施然走了出来,余锦年憋着笑,他方才激动处不小心将季鸿的裤腰拽劈了,只怕此时他披风底下还漏风呢。季鸿走来,薄薄瞪了少年一眼,轻斥他不知轻重,这才转过视线去看来人。

  那人捧着溺桶呕了一会,抬眼一看,膝盖一软,噗通跪道:“公、公……呕哇!”

  话还没蹦完全,就弯着腰又吐了起来。

  姜秉仁脑中一慑,目光露骨地往季鸿下半身看去,眼中狐疑尤盛,却也不知他心中又盘算了什么,狐疑过后竟还露出了一丝精光:“……公公?”

  余锦年跳出来道:“想什么呢!六寸长!”

  姜秉仁一怔,瞬间低落下去,嘴里咕哝道:“有什么好炫耀的?”他也不知是脑子短路了还是神志不清醒,似是为了在余锦年面前找回场子,又似是非要与季鸿比一比,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竟一把拽住了跪趴在地上肝胆都快呕出来了的男人,指着对方口不择言道:“他、他……比六寸还长,有十寸!——不,十二寸!”

  余锦年:“……”

  季鸿:“……”

  地上那男人后背一凉,仿佛是为了躲避姜秉仁一般,情不自禁地抱紧了溺桶,苦着脸再一张嘴,险些是将肚里十二寸肠管都要吐出来。

  可怜见的。

  十二寸呢,怕是得盘在腰上。

  余锦年一时不知道是该同情这男人,还是该同情姜秉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