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忠烈祠_重生之风流帝王
笔趣阁 > 重生之风流帝王 > 第二百四十七章:忠烈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四十七章:忠烈祠

  “陛下,不知那几十万的俘虏如何处理?”朱远开口说道。

  这六十多万的俘虏包括十多万的青壮年和几十万的妇女和女童。

  “把十多万的青年发配到需要苦力多的地方,比如矿产、修建道路和桥梁等地方,让他们为建设大秦做出一份贡献,弥补他们对大秦百姓造成的伤害做出弥补。”龙云枫不杀掉这些青年本来就是用他们来建设大秦的。

  “至于妇女和女童,除了给伤残的将士每人挑选一个之外,有功将士也可以进行挑选,其余的就进行贩卖,贩卖给哪些贵族子弟。”龙云枫知道这样做有些不道德,但当初没有杀他们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有些新成立的法律龙云枫并不担心他们遭到杀害,大秦没有奴隶,他们只能算仆人,当她们入大秦的那一刻就算大秦的一员,她们将为大秦传宗接代。

  “诸位,如今草原形势的改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大秦将士拼死厮杀而来的,当初他们为亲人,为大秦百姓,为朕分忧而自愿加入了九死一生的出塞大军。”

  “如今大军虽然凯旋归来,但还有那么多的将士战死在塞外。他们中的很多人相信都已没有了亲人,逢年过节也就没有人去祭奠他们。因此朕决定亲自出面为他们建一英烈祠堂,供奉其牌位,得享大秦百姓香火。”

  所以大臣听后都大吃一惊,陈应先说话了:“陛下,他们只是士卒而已,并且此事从未有过,恐怕不妥吧?”

  龙云枫一听,刚挺直了的身体“霍”地一下转身看向他,面色肃穆地问道:“士卒怎么了,士卒和陈大人一样,都是为国出力之人。朕一声令下,他们就把一腔热血洒到了塞外。有多少人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朕效命?大秦的士卒千千万,站出来成为大秦将士的人又有多少?如果任凭他们战死塞外而魂所无归,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还有谁会站出来?”

  陈应被龙云枫的连续反问说得哑口无言,一时无从辩驳起。

  朱远听到龙云枫这样说也是非常的开心,说道:“臣代全军将士谢过陛下。”

  “朱将军不必如此。他们为大秦中兴之业,为大秦的强盛而付出了生命之人,朕岂能薄待之。以后凡再有此事,都入此祠堂配享大秦的香火。只要大秦在一天,香火就不断!”

  朱远听着龙云枫说话时,已转了身子过来。

  此时听完之后,他深深地再次躬身向龙云枫行了一礼:“陛下仁慈,臣为陛下,为大秦,战死沙场也心甘情愿。”

  所以大臣接着也拜了下去:“陛下真乃千古仁君!”

  龙云枫给朱远表态之后,就转向李振国道:“李卿,你来筹备此事,就在午门选址建一个,让大秦官员进出紫禁城的时候都能看到。警醒他们,努力为朕办事,为大秦办事的人,不止是他们而已。”

  “陛下,还请示下这英烈祠堂的规格。”李振国躬身请示道。

  朝廷对一些值得宣传事迹的百姓是有表彰的,比如贞洁牌坊,育子有方的嘉奖的事。

  可像陛下建议的这么大范围为战死将士立祠堂,按照陛下所言还要建在午门,就无从参考了,因此李振国才不得不请示。

  龙云枫一听,想了一会后道:“既然要建,就不能太小了。平时可受百姓祭拜,重大节日则由朕亲自去祭奠为大秦而死的将士。”

  谁知龙云枫的话音刚落,陈应和杨峰就齐齐反对:“陛下,万万不可。”

  龙云枫的脸色一沉,不高兴地道:“有何不可?”

  陈应和杨峰互相看看,最后还是陈应回答道:“陛下以九五之尊往太庙祭奠是大秦最高规格的仪式,如若陛下也同样前往这英烈祠堂祭奠,岂不是把英烈祠堂和太庙等同起来,这让大秦历代先帝和勋贵王公情何以堪?”

  龙云枫听陈应的理由,说到底还是死者的身份问题。

  他们不反对建英烈祠堂,但坚决反对把英烈祠堂拔高到和大秦皇帝开国元勋等同的待遇。

  这一点上,他倒是可以理解他们这些古人的想法,自己现在要是和他们争什么人人平等的话,那就是自己脑残了。

  龙云枫也是一时激动,没想那么多才有此一说,经陈应提醒后,他退了一步道:“如此就让礼部负责此事可好?”

  这英烈祠堂既然是朝廷出面建的,规格也不能太低,但也要低于太庙的规格才行,龙云枫说得让礼部出面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折中法子。

  签于龙云枫之前强力表达这英烈祠堂要起榜样意愿的说法,陈应便不再争辩,就这么办了。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事在执行的时候,又遇到了阻力。

  很多文臣以诸如建午门必经之地影响皇城威严,影响午门举行的国家大典等等理由,最终把忠烈祠堂建到了午门一角。

  但让那些文臣也没想到的是,忠烈祠堂的香火及其旺盛,每天上香的百姓都需排队。

  因为龙云枫的提议,也因为是大秦这个特殊的时期,更因为龙云枫的经历和志向,出现了一个祭奠大秦英烈的祠堂。

  这祠堂的出现,深深地刺激了大秦军队的敢战之心。在随后的岁月中,有越来越多为大秦的强盛为付出生命的士卒和将领等不够配享太庙的人得以进入这个英烈祠堂,享大秦之香火。

  除了龙云枫之外,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英烈祠堂在几十年后,最终还是和大秦的太庙合并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朱爱卿!朕从乌恒抽掉回来的十五万骑兵全部调给杨昊将军,告诉他,这只骑兵我只给他半年的时间,这将会是征讨金国的主力。”龙云枫看向朱远说道。

  “是!”

  “还有,所有的抚恤金由兵部负责,但是我不希望出现出现和兵血的事情出现,如果被我发现你已经知道后果。”

  龙云枫最讨厌的就是有人喝兵血,尤其是那些死去将士的抚恤金。

  “臣明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