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笔趣阁 >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 第15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2章

  第152章

  在这里假设步兵班携带的弹药都是当日会在野战中消耗掉的。

  手枪因为使用环境很少,所以假设机枪手的手枪不使用;每日的口粮按野战计算,即每天1人1.5千克口粮定额,饮水假设就地获取,不占用运力。

  宿营工具、爆破筒等消耗品不列入其中。

  换句话说,一个步兵班一天需要消耗53千克的物资,平均每1人1天用去5千克的物资。

  步兵排:

  此时一个步兵排有43人,步枪26支,手13支,冲锋枪4支,轻机枪6挺,轮式车辆5辆。

  我们假设这里的步枪手枪都延续步兵班的编制,分别为98K步枪,MP40冲锋枪和MG42机枪,车辆按著名的大众82型水桶吉普车计算。

  这种车虽然运用广泛,但只有1.1升排量,在当年百公里油耗只有7个油。

  考虑到步兵排的小汽车不需要广泛在前线开来开去,一天按50公里计算,消耗4升(约3千克)汽油。

  大众公司的水桶吉普车是当时前线常见的多功能小型车辆,广泛用于军官乘坐、传令等

  这一来,一个步兵排1天就需要这么多补给品:

  步兵排消耗

  步兵连编制:1944年编制里,步兵连有3个步兵排和1个重机枪排。此时50迫击炮已经撤装,所以这一级换上了81mm迫击炮。

  炮弹约3千克,一门炮一个基数约80发。

  重机枪模式下的MG42机枪备弹基本上是轻机枪的一倍,约3000发。

  摩托车按每辆车1天1千克油料计算。

  步兵连:各196人,步枪115支,手59支,冲锋枪23支,轻机枪18挺,重机枪4挺,81迫2门,轮式车24辆,摩托4辆。

  连部:17人,步枪10支,手3支,冲锋枪4支,轮式车辆3辆,摩托4辆。

  3个步兵排:各43人,步枪26支,手13支,冲锋枪4支,轻机枪6挺,轮式车辆5辆。

  机枪排:51人,步枪27支,手17支,冲锋枪7支,重机枪4挺,81迫2门,轮式车辆6辆。

  步兵连内有3辆卡车。

  考虑到卡车负责运输物资,可能会消耗较多燃料,我们就当他一辆车用30升汽油吧。

  由此可见,1个196人的步兵连每天最少需要1.8吨物资。

  要注意,随着人员增加,单位人员消耗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这是因为编制等级越高,配备的重武器越多,而重武器消费量是远大于单人武器的。

  步兵营:各868人,步枪548支,手枪229支,冲锋枪91支,轻机枪60挺,重机枪12挺,81迫6门,120迫4门,20毫米牵引防空炮6门,轮式车辆143辆,摩托25辆。

  除了3个步兵连外,还有如下直属单位:

  重武器连:104人,步枪63支,手24支,冲锋17支,轻机枪2挺,120迫4门,20牵引防空炮6门,轮式车20辆(其中20辆卡车),摩托5辆。

  补给连:131人,步枪104支,手24支,冲锋枪3支,轻机枪4挺,轮式车辆42辆,摩托4辆。

  120迫击炮基数同样按80发计算,一枚炮弹约16千克。

  20高射炮一般备用弹1门1000发,算上弹匣,一枚炮弹约200克。

  汽车大大增加,这主要是重武器(120迫击炮,20高射炮)需要有牵引车,同时营一级出现了完整的后勤部队,考虑到44年装甲师基本不采用骡马(当然由于缺编严重,现实中可能还有大量马车),所以卡车增加到了40辆。

  由此可见,一个步兵营800多人,每天最少要补充16吨的物资。

  而且这还是平均数量,在战争中,只可能增加,不可能减少。

  虽然大家觉得步兵营里每个人平均要消耗200千克物资有点多了,但是现实中,步兵营却是所有单位用武器弹药最少的,对比一下炮营,装甲营和装甲掷弹兵营的配置,大家就知道步兵真的是最穷的单位了。

  装甲掷弹兵营:

  军官26名,军士168名,士兵673名,步枪456支,手242支,冲锋枪179支,轻机枪115挺,重机枪12挺,81迫6门,120迫4门,20毫米牵引防空炮18门,75毫米自行步兵炮12门,轮式车辆158辆(包括125辆装甲人员输送车),摩托24辆。

  装甲侦察营:

  军官27名,军士223名,士兵692名,装备步枪434支,手300支,冲锋枪206支,轻机枪147挺,重机枪4挺,81毫米迫击炮10门,火焰喷射器6具,20毫米反坦克炮35门,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13门。

  装甲通信营:军官16名,军士103名,士兵396名,装备步枪444支,手69支,冲锋枪51支,轻机枪35挺,轮式车辆114辆,摩托14辆。

  装甲团:军官69名,军士553名,士兵1039名,装备步枪822支,手704支,冲锋枪228支,轻机枪252挺,20毫米防空炮6门,37毫米防空炮8门,四号坦克长身管52辆,黑豹坦克51辆。轮式车辆313辆,摩托53辆。

  装甲炮兵团:军官69名,军士365名,士兵1215名,装备步枪1217支,手343支,冲锋枪203支,轻机枪92挺,20毫米防空炮9门,105毫米牵引榴炮12门,105毫米自行榴炮12门,150毫米牵引榴炮12门,150毫米自行榴炮6门,轮式车辆407辆,摩托31辆。

  防空营:军官22名,军士142名,士兵600名,装备步枪673支,手69支,冲锋枪47支,轻机枪18挺,20毫米防空炮18门,88毫米高射炮8门,轮式车辆171辆,摩托16辆。

  反坦克营:军官20名,军士166名,士兵327名,装备步枪271支,手142支,冲锋枪100支,轻机枪47挺,75毫米牵引反坦克炮12门,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31门,轮式车辆135辆,摩托17辆。

  装甲工兵营:军官24名,军士118名,士兵743名,装备步枪562支,手247支,冲锋枪102支,轻机枪96挺,重机枪6挺,81毫米迫击炮6门,火焰喷射器20具,20毫米反坦克炮3门,28/20毫米反坦克炮3门,轮式车辆174辆,摩托42辆。

  师辎重队:军官64名,军士292名,士兵1529名,装备步枪1708支,手165支,冲锋枪13支,轻机枪86挺,轮式车辆323辆,摩托85辆。

  因此,现实中要想维持一个师满效率运转,同时还得不断补充战损的士兵和装备,每天补给量1000吨都是最少的。而对于数个集团军的大会战,那弹药消耗可谓是天文数字。根据朱可夫回忆录有关柏林战役第一天的信息:

  在交战的头一昼夜里,出动的轰炸机达6,550架次以上。

  4月16日,单是炮弹就计划发射119.7万发,而实际上发射了123.6万发。

  2,450车皮的炮弹,即差不多98,000吨钢落到了敌人头上。

  纵深达8公里范围内的敌人防御都被消灭和受到压制,在一些有敌抵抗枢纽部的地段上,遭到消灭和压制的范围甚至达到纵深10—12公里。

  规模最大,突击长度最长的巴格拉季昂战役需要的后勤物资更加惊人:

  在出发去前线之前,我曾同А·М·华西列夫斯基一道非常仔细地研究了敌人防御的一切强点和弱点,以及各级司令部和部队应当采取的措施。

  我们还同А·И·安东诺夫商妥了有关对部队、物资和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集中进行监督的问题,以及有关通信联络和把最高统帅部在其他方向上采取的措施通知我们等问题。

  需要在极短的期限内,把极大数量的物资技术器材输送给各个方面军。

  据总参谋部预计,为了保障‘巴格拉季昂”战役的实施,必须给部队输送约40万吨弹药,30万吨燃滑油料和约50万吨粮秣。需要将5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以及波兰第1集团军集中于预定的地域。

  此外,最高统帅部从自己的预备队中抽出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52个步兵和骑兵师、6个独立坦克和机械化军、33个航空兵师、21万补充人员、2,849门火炮和迫击炮配属给各方面军。

  所以,战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果拿LOL做比喻,短期的闪电战比得是“前期滚雪球和个人操作技巧”,那么持续数年的持久战就是“膀胱运营局”。

  真正要想打赢一次战役,其投资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难以想象的数字。

  就算是毛熊二战年产量20000辆坦克,每次发起攻势前都需要准备数个月的装备和人员。现代战争消耗的数量,只可能更多,不可能更少。

  二站德军地面部队的后勤补给作业主要由铁路运输、兵站分配、公路运输、前线补给等几个环节构成。

  通常大宗的补给物资首先通过铁路运往距离前线最近的物资集散地卸载,并通过后方兵站进行分配,然后由各部队后勤单位的运输车队沿公路运往前线,最后由前线的后勤部门分配到基层部队。

  德军装甲师在机动和作战时所需的物资供应较步兵师更大,因此德军装甲师编制内都有大量后勤运输单位。

  以战争初期的1939型装甲师为例,后勤部队的人数约占全师人员的13~15%,其编制员额为1602人,包括42名军官、50名文职人员、213名士官和1297名士兵,而实际员额常常超编,比如1939年8月时,第4装甲师的后勤部队有1630人,占全师人数的16%。

  装甲师后勤部队装备了大量机动车辆用于运输作业,包括97辆摩托车、49辆乘用车和323辆各型卡车。

  德军装甲部队的摩托化纵队,相比步兵部队还用脚底板机动,靠马车运输,装甲师的摩托化程度算是很高了。

  1939型装甲师的后勤部队分属于几个部门。

  归属师行政主任管理的单位包括给养管理处(22人)、屠宰排(44人)、面包连(142人);

  归属师部的单位包括宪兵排(68人)和野战邮局,前者负责维持军纪,执行军法,后者负责部队邮政服务;

  最大规模的后勤单位是隶属于师后勤处长的运输部队,后勤处长同时也是师部成员,其指挥下的各单位人数多达900余人,在1939年时包括6个轻型运输纵队(每个纵队一次运输30吨物资)、3个重型运输纵队(主要运输燃料,每个纵队一次可运25立方米燃料)、2个维修连和1个供给连。师属运输部队最多可以运载180吨物资和75立方米的燃料。

  在实战中,德军装甲师部队的后勤状况受战场道路条件和车辆状况的影响很大,比如“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装甲部队越深入毛熊境内,面临的后勤困难就越大,其原因首先在于毛熊铁路的轨距与德国铁路不同,导致战争初期德军无法充分利用铁路向前线运输大量物资;

  其次,毛熊道路状况很差,缺乏高等级公路,以土路居多,受天气影响大,加剧了车辆的损耗,加上路网稀疏,极大影响了后勤运输的效率,以至于德军装甲部队常常需要飞机空投燃料,维持推进。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隆美尔的非洲军身上,比如1942年1月,第21装甲师编制内的3528辆机动车里有2459辆无法使用,包括625辆摩托车、565辆乘用车、831辆卡车、151辆牵引车和287辆装甲车,妥善率不足30%。迫使德军只能大量使用缴获的英军车辆维持运输和机动。

  后期很多人评论,说德国的后勤很差。

  但实际上在战争早期,德军的后勤供应系统也是可圈可点的。

  其完善的物流体系,保障了德军在二战初期能所向披靡。

  德军的后勤流程可以说是十分的严谨,有点像现在后世用的快递运输之类的。

  在德军的后勤有个军工生产部门,前线所有的战略物资包括粮食,弹药,武器等等都在这里生产,而在生产完了之后,会将物资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运送到补给站、军火仓库和军用物资堆料场,在这之后,基本就没有生产部门啥事了,会有国家的国防部门出面接管物资。

  随后,国防部门会对这些物资进行清点和仔细的检查,毕竟怎么说是要送给前线的补给,事关重要,稍微出现一点纰漏谁也担待不起,所以这也是后勤物资运送要过的第一关。

  如果这些物资都没有问题的话,会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将这些物资给运送到前线去。

  当然,也有人问了,要是铁路出现故障或者遇到一些人为无法干预的意外呢?

  德国军队还有第二手安排,那就是派出汽车来配合火车来一起将物资送过去。

  但是,你以为只要物资安全按时的把物资送到前线就完事了么?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物资会分别运送到前线各个部队的物资仓库和堆料场中。

  而不得不说的是,德国为了防止有人会贪污物资,所以特意还整出了一套制度。

  那就是在物资送到之后,随后集团的军群会直接和最高机关联系汇报,而集团军群只是负责统计,并不参与物资的分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遏制了某些贪官想要贪污的想法。

  在这之后就简单了,这些物资就是由集团后勤单位负责了,他们会负责把物资送到师级的后勤部队那里,在之后的事,就是师级部队的后勤单位的事情了。

  而师级的后勤部门,又会通知团级作战部队来接收物资。

  当然了,如果团级作战单位因为战局吃紧实在抽不出来人手来接收物资的话,师级的后勤部门也会帮忙把物资给送上门。

  而到了这里,德军物资的运送流程也都差不多了,就是按照哪个作战部队哪里缺啥,就会给他们运送过去。

  战略物资会先在军工生产部门先进行分类,然后再运送出去,毕竟一些战略物资至关重要,并且也是为了防止混淆,总不能吃的喝的都和一些汽油武器弹药放到一起吧,万一要是送错了,那乐子可就大了,那物资又是怎么处理分类的?下面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军工生产部门内,有德军专门的国防部门会对武器弹药的生产进行监督和检查产品的合格性,毕竟是到前线打仗用的,万一要是武器弹药啥的突然坏了那多尴尬。

  所以在军工生产部门内,会有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只有通过检查的才会送到铁路运输那边,或者有啥特殊情况的也会直接送到前线的作战部队。

  然后,这些武器弹药会一路运送到师级或者团级作战部队的专门的弹药库里面,然后再通知各个作战部门以排为单位来领取武器弹药的补给。

  当然了,在二战的时候是直接送到前线的,毕竟本来打仗就需要挺多人手的,再抽出人去领取物资的话人手就不足了。

  汽油柴油啥的,一般这些都是直接从德军本土的油库、油田或者炼油厂装上油罐列车运送到专门的燃料储备站里面。

  一般国家战时出动的交通工具就是油罐列车,因为在战时前线燃料的消耗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才会动用油罐列车来运输大量的燃料,以确保前线的补给到位。

  当然了,一般平时没啥要紧事的话,只是会用油罐车来运输。

  而燃料到了燃料储备站之后,油罐列车为了可以快速的再次投入使用,会先将燃料倒入油槽或者有专门的燃料运输部门来进行装车。

  接着又会有专门的人来指挥将这些燃料装进油桶或者油罐中,随后再把这些装好的燃料直接运送到师级作战部队的燃料库里,再通知下一级的作战部队来领取燃料物资。

  而在东线战事一开始的时候,德军发现了前线的车辆轮胎磨损很严重,所以有时候,一些润滑油和轮胎也会和运输燃料的部队一起送到前些去。

  以上,就是德军的武器弹药和燃料物资的分类处理,而接下来还有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战士们的生活物资了。

  要想打好仗,作战物资是很重要,但是战士们的身体更重要。

  不然,即使有再好的作战装备,但是战士们一个个的都饿着肚子,哪里有力气去打仗?

  不管在哪个国家,在打仗的时候分发的食物都是一些罐头啥的,这也是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

  而德军的罐头一般都是一些专门的生产企业生产的,然后再送到食品集中站,通过专门的列车送到军方的军粮存放仓库,而这些仓库一般都是建立在师军粮的转运站或者师军粮的后方,再由师军粮的管理处统一运输到前线各个作战部门。

  当然了,有时候部队也会在占领的战区购买或者征收一些蔬菜、水果、肉类等等的一些新鲜食材来改善一下伙食,毕竟后方的补给不可能来运输这些新鲜的东西,不然还没等到前线,这些东西都变质发霉了。

  而德军最独特的一个生活物资,就是军马了。

  说起来,或许你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不得不说,德军既然把军马划分到了生活物资的行列,必然有他独到的见解。

  在二站时期,德军一共征收了两百万多匹马和骡子,所以当时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马和骡子,也因为这个,被当时的人称德国为“神圣骡马帝国”。

  而这些军马会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送到前线,这不仅仅是为了用来当作运输工具,在德军被围困而没有粮食的时候,德军会把这些嘛和骡子杀了当作粮食吃掉。

  总的来说,德军的这些后勤制度保障体系还是很完善的,可以很好的保障了前线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毕竟是在打仗,事有风云变化,后来由于德军的后勤系统被盟军摧毁,德军的后勤供应开始变得紧张。

  失去了良好后勤的德军,也最终走向了战败的深渊。

  这也是为什么前期德军闪电战势如破竹、削瓜切菜大出风头的时期(从入侵波兰到巴巴罗萨行动早期),仿佛后勤问题并没有影响德军的作战行动。

  倒是从莫斯科战役开始,德军开始遭受挫折,其中的后勤问题仿佛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俗话说,外行讲战术,内行讲后勤。

  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后勤保障能力的比拼。

  但相比于那些宏大的战役战斗场面,人们却很少了解始终在幕后默默支持战争行动的保障部队。

  特别是在二战苏德战场上,当目光都聚焦在苏德钢铁雄师的激情碰撞时,那些为双方装甲大军提供修路搭桥、排雷抢险等服务的工程兵部队,就被忽略了。

  在滚滚洪流的背后,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就不会有毛熊红军从莫斯科一路攻至柏林的战争奇迹。

  作为德国的老对手,毛熊的后勤也是值得一提的。

  和苏军中的许多军兵种一样,苏德开战之前的红军工程兵虽然规模庞大,但实际能力却相当有限。

  战前(在战争期间也是如此),苏军工程兵分为作战方面军建制内的队属工程兵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工程兵两部分,后者归毛熊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统一指挥,根据需要配属作战方面军及集团军。

  二者共同为红军各部提供各种形式的工程保障。

  1941年6月前,从理论上讲,苏军的队属工程兵包括步兵军和骑兵军编制内的工兵营,机械化军内的摩托化工兵营,步兵师和骑兵师下辖的工兵营,步兵、骑兵、坦克旅/团下辖的工兵连或工兵排,以及坦克师下辖的独立舟桥营。

  从编制上看,工兵营应包括3个3排制工兵连,1个架桥排,1个特种任务排及若干后勤保障分队,全营共521人;

  军属工兵营则增加1个技术保障连,全营共901人。

  统帅部预备队工程兵则编为19个工程兵团和15个舟桥团。工程兵团下辖1个团部、2个工兵营、1个技术营、1个轻型舟桥纵列(NPL)以及1所指挥员学校;舟桥团则包含1个团部、3个舟桥营、1个技术连、1个N2P舟桥纵列,以及1所指挥人员学校。

  按照编制规定,每个工兵营装备有35部工程车辆、48辆卡车和21台拖拉机;每个工程兵团装备有89部工程车辆、152辆卡车、52部拖拉机、22部拖车、25部特种工程车辆和2-4台大型发电机组。

  但和战前仓促组建或扩充的机械化军、空降军、骑兵军、远程轰炸航空兵一样,苏军工程兵部队是典型的“皮大馅儿少”。

  据齐尔林等编著的《为苏维埃祖国而战的工程兵》所述,截至1941年6月22日,已经组建的工程兵团和工兵营缺少其编制数35%-60%的指挥干部、20%-70%的军士、35%的战士和大约50%的装备。

  很多工兵营、舟桥营甚至只有基干人员,成了徒有其名的“架子部队”。

  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的迅猛推进,不仅给苏军作战部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也重创了本就脆弱的苏军工程兵。

  开战初期的失利,不仅令苏军工程兵部队装备和兵力进一步捉襟见肘,也使得苏军统帅部严重缺乏力量抢占德军之前构筑、完善新的战役或战术防御地幅,并为反突击和反冲击作战提供工程保障。

  面对危局,毛熊不得不从头开始,组建适合战争需要的新工程兵部队,以挽救国家和红军。

  当务之急,便是要赶在德军之前全面强化莫斯科、列宁格勒等重要城市周边的防御体系,全力保卫红色政权的核心地带。

  1941年7月,毛熊解散所有统帅部预备队工程兵团和舟桥团,并将军、师属工兵营改为两连制,同时撤销其架桥排与特种任务排,并将编制人数再压缩掉60人。

  这样虽然大幅降低了各兵团(按照毛熊军事术语,方面军、集团军称军团,军、师及独立旅称兵团,建制旅、团、独立营、飞行大队称部队,建制营、连及飞行中队称分队,故而文中有的部队指广义上的部队,有的则为苏军编制体系中的部队,请读者仔细区分)的工程保障能力,但却在短时间内凑齐了6个工兵集团军的基干力量。

  每个工兵集团军下辖5个工兵旅,每旅约5000人。

  国防部还通过动员和紧急征召,利用预备役人员、军校生、国防志愿者和后方力量(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学生)等将所有工兵集团军逐一充实,并最终在1941年11月之前组建了9个这类的集团军,而后马上运用其沿德军进攻方向新建了大批筑垒地域和永备支撑点,并将关键城镇要塞化。

  最终,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防御体系建设,加之苏军各部的殊死奋战,德军最终止步于莫斯科郊外,并被击退70-120公里。

  工程兵部队第一次在战争中体现出了其巨大价值,为挽狂澜于既倒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工兵集团军虽证明了其自身价值,但也在实战中暴露出了结构臃肿、指挥不便等诸多弊病。

  而且,以大幅度压缩兵团下辖工程兵为代价来扩充工兵集团军,导致苏军在1941-1942年的冬季反攻中缺乏有力的工程保障,极大地制约了向德军纵深推进的速度及战果。

  为此,结合相关经验与教训,1942年春,国防部裁撤5个工兵集团军,将其兵力部分补充步兵部队,部分用于组建新型的工程兵旅。

  这种旅直接配属作战方面军,由方面军根据需要,将其加强在最需要的地段或方向,为作战部队提供工程保障。

  因为各方面军面对的战场环境及其领受任务并不相同,故而旅的编制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都下辖1个旅部、1个汽车拖拉机连、5到8个工程营、1个电工技术营和1个电气化大队,人数在3200至4500不等。4月,该型旅被正式命名为特种工程兵旅(SDEB)。

  SDEB的出现,大幅提升了苏军作战方面军、集团军的前线工程保障能力,并能够根据战场需求灵活调度。截至1943年2月1日,苏军共建成13个SDEB。

  此外,鉴于快速、高效通过河流及涉水地带对于作战部队快速突进及向敌纵深发展战果至关重要,苏军开始组建新型的舟桥旅。

  这种旅下辖1个指挥连、3至7个摩托化舟桥营和若干水下作业大队,装备承载能力为50吨的DMP-42舟桥。

  1943年初,根据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的反攻经验,苏军又将其舟桥更新为承载达到100吨的TMP舟桥。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由于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战争局势的缓和使苏军统帅部开始有时间和精力来恢复原先被严重压缩的队属工程兵部队,并着手针对不同类型部队的战斗任务,为其加强具有相应功能的工程兵部队或分队。

  例如在每个坦克军与机械化军中,编入一个摩托化工兵营,以伴随装甲机械化力量提供实时的工程保障。

  针对越来越频繁的进攻德军筑垒地域或防线的行动,苏军于1943年春开始组建强击工程兵旅。这种旅下辖有1个旅部、5个强击工兵营、1个摩托化侦察连、1个轻型渡河器材纵列、1个扫雷连及若干后勤保障分队。

  这种旅主要任务是协助作为突击先锋的坦克和步兵部队,破除敌防线上的坚固工事、清理雷区及扫除各类障碍物。

  根据战事的进展程度,毛熊还及时总结经验,组建一些小型专业化工程分队,例如用于支援步兵拔除敌军作为火力点的工事或房屋的独立重型喷火器连、为大军提供水源的钻探连。

  此外,随着红军在1943年年末开始不断发动大规模攻势,毛熊迅速组建了一批工程坦克团,每团装备有22辆T-34或M4坦克,每辆坦克装有一具PT-3滚压式扫雷具。

  这些团往往作为苏军装甲洪流的开路先锋,在德军雷场中为后续部队安全通过开辟道路。

  苏德战争中,苏联工程兵官兵英勇无畏、表现突出,先后有642人获“苏联英雄”称号。战争期间,苏军工程兵共修复、扩建道路、桥梁、隧道11.7万公里,建筑建设各类营地、设备、设施152万余个;

  设置7000多万枚反坦克地雷或爆炸物,炸毁德军装甲或非装甲车辆1万多辆,清除各类障碍及破坏物1.17亿个,有效地保障了苏军战斗行动的胜利完成。

  战争结束后,大部分工程兵部队被解散,但广大工程兵官兵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立下的不朽功勋,必将永载史册。

  二站时后勤补给和部队调动都是以铁路为主。

  战线拉锯的过程中战线铁路基本都会遭到损坏。

  苏德双方基本都会在确保新占领区域安全的时候抢修铁路以解决补给和调动的迫切需求。

  有时还会出现为了达到战役目标,在战区立刻开修铁路的状况。

  铁路易毁不易修的特性和东线垃圾的公路状况。

  导致双方的战役目标一般不会超过快速兵团的最大行程。

  为什么要提这个,就是要确立二战东线双方这样一个沿着铁路线伱来我回,目标工业区的基本思想。

  西伯利亚来的铁路线就那么稀稀拉拉几条,并且西伯利亚大铁路大多是单轨而不是双轨。

  就这么几根铁路支撑了毛熊4年多的一切物资军队的东西周转。

  铁路调配能力可以说是逆天了。

  反观德三,直到战败仍然没有一个高效简洁的行政体制,管理和资源调配一塌糊涂,文献有很多,里面最好玩的也许就是古帅回忆自己在担任装甲兵总监时文字了,里面的古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装甲装备,甚至还要插一脚底盘的去向,才能保证德三的装甲兵得到最应该有的装备。

  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如果需要一两个人的“英雄壮举”,那可以证明这个机器的运行规制是失败的或者说不科学的。

  德三行政冗余的问题在东欧和毛熊占领区尤为明显。

  至少在铁路调度上,毛熊在东线的表现应该是比德国要好的。

  第二,苏德战场中北部地形太烂,南部多平原,因此各种包围大多发生在南方战场。

  南方那些毛熊打的大胜仗,斯大林格勒这种算是个特殊情况,要从库战后的库图佐夫-鲁缅采夫行动开始(43初的哈尔科夫个人认为并没有出现那么变态的兵力对比,巴尔克曼不群他们在这里吹水吹的很严重)。

  库战前德及其仆从军队总数400w+,苏军600w+,但是一线可用坦克数一边才5K,一边才16k,比例算下来,两边平均300人都分不到一台坦克。

  因此一方面,二战东线双方主要作战力量,步兵,还是以骡马化为主,另一方面,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往往被双方集中使用,突破敌军防御或者作为消防救火队。

  就算单查数量众多的步兵,除一下苏联辽阔的南北战线长度,平均下来一方一公里1K人都不到。

  并且为了保证牢靠稳固的防御,双方都会进行梯次纵深配置,因此实际在南方平原,德军一个步兵师,填5-10KM的战线,是常有的事。

  因此,在这种地广人稀的情况下。

  双方其实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挤出来人来蓄力而发,德军挤人的手段就是在编制上下文章,装甲师砍一个装甲团,步兵师也砍砍砍,挤出来成立新番号师,一线基本不设置装甲力量,装甲兵集中使用。

  作为大纵深进攻学术的运用方,集中优势兵力兵器,选定突击方向是基础中的基础,苏军往往会在进攻中把50%以上的步兵,炮兵集中在突击方向上,因此突击方向上的德军肯定会感觉到比例悬殊。

  而快速兵团在大纵深学术中要求行进间突破选定方向或者不投入战斗就从选定方向的突破口插入纵深,这就加剧了突破方向上的比例悬殊程度。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早起的苏军由于在进攻技巧上较为生疏,经常采用梯次密集队形进行冲击,这种队形极其相似添油战术,半数以上的突击兵力无法铺在第一线,经常在投入战斗前就被曲射火力大量杀伤。

  不过这个时段,苏军人是真多,人力远远没有耗竭的迹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