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笔趣阁 >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 第16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0章

  第160章

  然而柳班战役的惨烈程度,还不及库尔斯克战役一半。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1943年7月5日到8月23日的50天中,苏德双方集结了最杰出的将领、最精锐的部队、最新式的装备,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行了一场决战,波及了七个州的广阔地域,超过四百万大军投入其中,其战役规模和紧张程度在战争史上是极其少有的。

  虽然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德双方都没有犯大错误,但是苏军因更充足的准备、更坚强的毅力、更坚定的决心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取得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继续踏上了解放顿巴斯和二毛之路。

  德军以胜利来挽回斯大林格勒战败后战场颓势的企图遭到挫败,失去主动权后步步败退,逐步走向覆灭。

  在1943年初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并展开战略反攻后,苏军在南北两线的攻势中取得了较大的战果,收复四十八万平方公里的沦陷国土,歼灭一百多万德军与几乎所有仆从国部队,摧毁大量技术装备。

  双方在北方波罗的海边的列宁格勒到南部亚速海岸的塔甘罗格一线持续交锋,战线超过两千多公里。

  然而,整个苏德战场依旧处于僵持阶段,双方均未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苏军士气高昂、步步紧逼,但是也在持续的作战中遭受了损失;德军虽然刚遭惨败,但是依然具备强大的实力,随时有卷土重来的威胁。

  时间回到1943年1月,历时半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已胜利在望,毛熊最高统帅部在重点战场组织大规模反击,趁机削弱德军力量。

  在北线战场,为解救被围困超过两年的列宁格勒,沃尔霍夫方面军与列宁格勒方面军展开联合进攻,在进行数月战斗后,于5月成功打通了列宁格勒城内与外部的联系,宣告德军围困战略的失败。

  在南部北高加索战场,苏军南方方面军与外高加索方面军成功击退德军入侵。

  到1月24日,德军A集团军为避免覆没的命运只能撤退到塔曼半岛与罗斯托夫,占领苏联巴库油田的期望也最终落空。

  在南部乌克兰战场,到2月中旬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相继解放沃罗涅日、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等大城市,但是因为补给线太长和德军撤退时的焦土政策,苏军攻击线也已精疲力竭。

  到2月下旬,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发动反击重创苏军,夺回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苏军被迫转入防御,损失超过24万人,但德军也无力作出进一步打击。

  在中部战线,布良斯克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于2月中下旬发动进攻,但因德军防守稳健无法取得较大战果,随后苏军于3月下旬转入防御。

  在全线基本稳定后,苏军转入防御与准备状态,开始进行编制调整、兵员补充和部队训练。

  德军也在几个月作战中意识到无法用现有兵力守住绵长的战线,开始有选择地放弃部分地区以完善整体防线。

  随着春夏雨季的到来,疲惫的双方进入了平静的相持阶段,但是都在紧锣密鼓的为夏季的战斗进行着准备。

  苏军想趁势扩大冬季战役的战果,继续收复失土;德军妄图一扫全线推式,重新掌握战略主动权。双方都在精心运筹,企图再次一较高下。

  在1943年春季中部与南线一系列作战后,战线在库尔斯克地区形成一个向西的突出部,以工业城市库尔斯克为中心,其西方向正面近160公里,南线约80多公里,北线超过240公里。

  从这里出发,苏军能解放白毛、顿巴斯和二毛等大片领土,德军也能围歼防御的苏军并从西南进攻莫斯科。

  在突出部中部署着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随后考虑到预备支援又在东向增加了一个战略单位草原方面军。

  突出部北侧是德军占领的奥廖尔突出部,部署着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南侧为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西侧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集团军。

  在战事沉寂的春雨时分,双方统帅部意识到库尔斯克突出部是即将到来的夏季战斗的中心:苏军想以此地为基地大量歼灭德军,以巩固胜利;德军希望再次通过包围作战歼灭苏军重兵集团,夺回主动权。

  在僵持中,一场空前绝后激烈的大决战即将展开。

  在1943年,德国不仅因斯大林格勒的惨败导致东西战场摇摇欲坠,整个阵营内部也出现了裂痕,几乎只剩下德国和霓虹决心战斗到底。

  1942年匈牙利与英国建立了直接联系;1943年初,芬兰和罗马尼亚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与西方单独求和;1943年,盟军意图通过突尼斯进攻意大利本土,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

  同时,盟军开始准备进攻欧洲大陆,这使得希大爷十分焦虑。

  为挽救德国摇摇欲坠的威望,希大爷急欲在东线战场上取得一次大捷以挽回局面,消除阵营内部的失败情绪,避免阵营分崩离析,将大家牢牢绑在法西斯战车上。

  自从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在兵力和装备方面损失惨重,尤其在1943年春季后预备力量实在捉襟见肘,已无力发动全面进攻,只能选择一个方向发动进攻。

  那么夏天的战役应该选在什么战场对德军最有利呢,毫无疑问德军注意到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可以从南北两面发起钳形攻击围歼突出部内苏军部队,削弱苏军的实力,然后进一步向东前进,威胁莫斯科。

  1943年4月初,德军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针对库尔斯克制定了代号“堡垒”计划的进攻行动,并在得到希特勒同意后于4月中旬以第6号命令下达。

  在春季的一系列作战后,德军已重整旗鼓补充了力量,经过系统的训练后信心充足,随时准备投入作战。

  在德军计划中,集结苏德战场上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和最新式的武器,组建精锐力量一举突破苏军防御,包围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重兵集团,重夺战略主动权。

  从明面上看,“堡垒”计划作用显著:削弱苏军实力,缩短战线长度,减少德军防御压力,确保乌克兰重要资源产地的安全。

  尽管命令已经发布,但是德军部分高级将领对本次作战的意见与态度仍存在分歧,使希大爷十分苦恼。

  在5月初慕尼黑召集会议中,许多将领对这项行动持怀疑态度,甚至坚决反对本次行动。

  他们认为苏军已做好充分准备,发起进攻是不明智的,况且本次作战过于冒险,一旦遭遇失败,整个东线的形势将无法挽回。

  最终希大爷还是决定发动进攻,不仅仅是因为陆军高层将领的意见,也因为这是关系到纳粹德国甚至整个阵营命运的行动,德军不仅不能失败,甚至不能选择避而不战。

  虽然不少将领认为打这场仗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而且希大爷也承认他们正确的,但是希大爷没得选,德军也没得选。

  “堡垒”计划也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它是一个不完整的或者说只是一个短期的计划,它只涉及围歼作战,但是后续是进攻莫斯科还是消灭右翼的苏军西南方面军都没有体现。

  而且,因为德军实力的衰弱,在“堡垒”战役中投入43个师用于进攻,战役预备队只有2个师。

  德军已经把能征集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这次行动之中,这些部队既要突破苏军防御,又要围歼苏军,还要进行下一步作战,但是战场上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充。

  突破苏军防御的损失是德军无法承受的,即使突破苏军防御,德军也已精疲力竭无法继续作战了。

  另外,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德军总是低估苏军实力,导致错误地判断战场形势,更容易倾向于冒险的计划。

  而这样的心态也影响了计划的细节,如在东线应该是全面防御还是有限进攻、是防守反击还是主动进攻、是立刻进攻还是等待新式装备到位、是选择库尔斯克对决还是在其他地段下手。

  这些抉择最终都关系到德军的命运。

  毛熊最高统帅部也认为库尔斯克突出部是即将到来的决战的最佳场所,不仅有利于德军的进攻企图,也是苏军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发动进攻的跳板。

  4月12日,斯大林的桌子上出现了一份由潜伏在德国统帅部内部情报人员传回的关于“堡垒”计划的文件,与近期侦察情报结合后,德军企图在库尔斯克附近发动进攻的图谋已显而易见,于是毛熊最高统帅部作出指示——先用防御拖垮德军,再反攻重创德军主力。

  在毛熊最高统帅部下达指示后,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立刻着手修建防御工事,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建立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

  同时,后方新组建的正在受训的最高统帅部战略预备队暂不投入一线防御作战,而是集结在后方,随时可以投入到受威胁的地域。

  防御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消耗德军的进攻力量,尤其是摧毁德军的坦克部队。

  在完成第一阶段的防御作战后,毛熊最高统帅部制定了北面奥廖尔方向的“库图佐夫”计划与南面沃罗涅日方向的“鲁缅采夫”计划。

  “库图佐夫”计划是在中央方面军削弱德军第9集团军的基础上,联合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围歼德军奥廖尔地区部队的作战;

  “鲁缅采夫”计划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在遏止南面德军进攻后,解放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的行动。

  在完成两面的反攻后,苏军计划前出至第聂伯河区域,压迫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或强渡第聂伯河,为下一步解放二毛做准备。

  库尔斯克北面奥廖尔地区是克鲁格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第9集团军,指挥官是莫德尔上将,拥有22个师;

  库尔斯克南面别尔哥罗德地区是曼施坦因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主力是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上将的肯普夫集群,共有22个师;

  库尔斯克西面承担防御的是中央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拥有8个师。

  总计这南北两个突击集团拥有44个师,其中有13个装甲师,接近80万进攻部队,27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1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

  此外,它们还得到了第4、第6两个航空队的2000多架飞机的支援。

  算上西面支援的部队后,这些部队占东线总兵力的24%,装备东线近70%的坦克和自行火炮,65%的作战飞机,可谓精锐之师。

  为了满足希大爷要求“必须胜利”的目标,德国开动全力生产新式装备送往前线包括重65吨装备88毫米火炮的虎式坦克、重45吨机动性能好的豹式坦克和专门对付装甲车辆的斐迪南自行火炮,并对四号坦克的火炮和防护进行了升级。

  空军也装备了新型的“福克沃尔夫190”战斗机和“亨克尔129”强击机。

  用了三个月,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北两面完成了大规模的兵力集结,把东线几乎全部新式装备都集中到这里了。

  为了防御进攻,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集结了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和瓦杜丁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的6个方面军,在东面部署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前线重点地区。

  在防御阶段,突出部北面的中央集团军需要对抗从奥廖尔发起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突出部南面的沃罗涅日方面军需要对抗从别尔哥罗德发起进攻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

  转入反攻阶段后,北线中央方面军协同索科洛夫斯基的西方面军和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发起“库图佐夫”反击行动,解放奥廖尔地区;

  南线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就要与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一同发起代号“鲁缅采夫”的反击计划,击退德军并为下一步解放二毛做好准备。

  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包括中央方面军70余万人和沃罗涅日方面军60余万多人,2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35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近3千架飞机。

  后方展开的草原方面军拥有近60万人,近90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苏军不论在兵力上还是在防御设施上都超过来攻的敌人。

  这样看来,苏军在突出部建立了空前的防御,并且在兵力和技术装备上都拥有了极大的数量优势。

  在战争初期,苏军纷繁复杂的装备与混乱的后勤给前线部队带来了不少麻烦。到1943年夏季作战前期,苏军的武器在实用性和通用性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苏军装甲兵主要依靠的T-34/76型坦克(威力更大的T-34/85坦克来不及在夏季前大规模列装前线部队),速度可达55公里/时,并因为采用倾斜装甲而具有良好的防御能力,是当时最优秀的坦克之一。

  苏军的火炮数量众多,尤其是GM-13型(喀秋莎)火箭炮,火力凶猛,令德军闻风丧胆。

  但是苏军依旧缺乏强有力的反坦克火炮:

  苏军装备的M1937型45mm反坦克炮对德军新式坦克无能为力,只有76mm的ZIS-3型反坦克炮可以在距离虎式坦克200米的位置击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

  迫不得已,苏军恢复生产因成本高而停产的ZIS-2型57mm反坦克炮,可在1000米外击穿虎式坦克。但是虎式坦克能在2000米外发现并摧毁苏军火炮。

  苏军的机枪没有实现通用化,型号很复杂且笨重,但在阵地防御中中,缺点并不严重。

  为了应对德军袭击,库尔斯克地区的苏军和30万动员的平民历时3个月,修筑了纵深250-300公里的防御地带,由3道防线组成。

  沃罗涅日方面军挖掘了4200公里战壕,中央方面军挖掘了5000公里战壕。

  此外,苏军修复与建设道路2000公里、桥梁686座,准备了大量的物资与设备。

  在防线修建时,苏军采取了6个特别措施来确保防线万无一失:

  一是战斗队形和防御工事均作纵深梯次配置,组成了强大的阵地配系;二是构筑了坚固与有针对性的反坦克工事,使德军坦克难以穿越;三是在阵地前沿和防线纵深大量布设反坦克障碍物,阻挡德军装甲部队冲击;

  四是准备了强大的组织完善的预备队,随时可以投入支援作战以应对战场上的紧急情况;五是配备了大量的各型反坦克炮,密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防御作战;六是充分利用了空军部队的力量,压制德军进攻并支援己方防御作战。

  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面森林中有一片90公里纵深的走廊,苏军中央方面军在此布置重兵严阵以待。南部主要为平原地区,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只能随意选择防线支点构筑防御工事。

  苏军的草原方面军作为战役的后备力量布阵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后方。

  由于提前掌握了德军的战役意图,苏军在经过3个月的紧张准备后,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等待德军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前线形势越来越紧。毛熊各情报机关、侦察单位一直在密切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德军装甲部队的调动。

  毛熊最高统帅部先后两次发布了战斗的预警(分别为5月2日和5月20日),但最后德军并未行动。

  时间来到了6月底,前方的情报显示德军在大规模调动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和步兵部队,正在有序进入阵地。种种迹象表明,德军的大规模进攻已箭在弦上。

  但是,7月初一架被击落的德军侦察机上发现了一张精确描绘的苏军防线地图——形式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苏军不得不采取紧急行动调整防御部署,加强地面伪装工作。

  在7月2日,毛熊最高统帅部第三次发出预警,告知各方面军司令员德军预计在7月3日至6日间发起进攻。苏军全线进入最高戒备,各级指挥官进入指挥部,防御部队及装备进入预定位置。

  等待逐渐变成了一种折磨……

  7月4日晚,在北线中央方面军第13和48集团军防区抓到了一名清理地雷的德军工兵,经审讯后透露进攻时间为7月5日凌晨3点,的均已全部进入出发阵地。但是这个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

  苏军各方面军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此时距离凌晨3点还剩1个多小时。

  此时,是否对德军进攻做出先一步的打击是一个问题,因为如对德军进行炮火反准备将消耗大量的弹药,并且已经没时间请示最高统帅部了。

  中央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请示同在前线的大本营代表朱可夫元帅,朱可夫授权罗科索夫斯基自行决定。

  罗科索夫斯基拿到授权后立刻电令方面军炮兵司令全线开火,瓦杜丁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也同步对德军进行炮火打击。

  7月5日2点20分,苏军火炮开始怒吼着发起进攻,火光将阵地照得亮如白昼。

  苏军的攻击目标是主要进攻路线上的道路、桥梁和可能的部队集结点,并对发现的指挥部进行了炮击。

  苏军击中不少目标,很大程度上给德军进攻带来了麻烦,迫使北线进攻延迟了2.5小时,南线进攻延迟了3小时。

  在德军重新准备后,空中又充满了德军反击炮火的呼啸声,德军试图借助强大的火力突破苏军防线。

  在一个多小时炮火准备后,炮声慢慢沉寂下来,德军开始行动,装甲部队、空军部队、步兵部队,所有在库尔斯克地区集结了数月的兵力开始行动,打响了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

  7月5日5时30分,德军出动300架次轰炸机对中央方面军第13集团军进行了密集轰炸。

  在空中压制后,德军第9集团军在40公里宽的正面上发起了冲击。第一波攻击就投入了3个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拥有近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军首先面对的挑战是苏军布设的密集雷区。

  德军将所有最先进的设备都投入战场,不仅通过B1遥控小坦克推动排雷滚筒扫雷,还有可以通过自爆清除附近整片地雷的“歌利亚”遥控排雷车,大大减轻了工兵的作业压力。

  德军同时派遣10-15辆虎式坦克和斐迪南自行火炮,由30-50辆四号坦克保护着冲向苏军阵地,后方是成千上万由炮兵、装甲车、卡车组成的混合突击编队。

  苏军直到德军坦克距离阵地只有500米时才突然开火,猛烈的火力摧毁了大量德军车辆,很快击退了德军的第一次进攻。

  随后,德军的第二次进攻重点转向了奥利霍瓦特卡村但遭受了苏军两个师同样顽强的抵抗,进攻接连被打退。

  7月5日黄昏,德军发起了第五次进攻,投入了斐迪南自行火炮进行支援。

  凭借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德军勉强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经过一天的激战,有半数的斐迪南自行火炮因被摧毁或履带底盘受损而无法继续作战。

  7月6日,德军企图趁势向纵深推进,但苏军的抵抗也更加顽强,寸土必争。

  德军装甲师也在进攻中遭到苏军埋伏后被重创,进攻彻底瓦解。经过两天的战斗,德军仅前进9-12公里,抵达苏军的第二条防线,也付出了25000人伤亡,损失坦克200辆的惨重代价。

  7月6日-7日,苏军3个军(包含2个装甲军)向突入阵线的德军发起反击。

  苏军部队冒着瓢泼大雨发起冲击,但是在德军的猛烈火力下损失惨重,不少坦克被摧毁,冒着滚滚浓烟,被迫撤回防御阵地,继续采取防御态势。

  7月7日,德军在无法突破奥利霍瓦特卡村防线后,进攻转向另一个重点地区——波内里火车站。

  德军将剩余的斐迪南自行火炮和灰熊火炮组成了“卡尔”兵团,绕过头两天的战场迂回前进。

  但是,苏军在波内里火车站的防御也很完善,并投入了集团军预备队。

  双方在并不大的战场上杀红了眼,德军坦克疯狂冲击苏军防线,苏军火炮全力回击,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震天,烟雾弥漫遮挡了天空。

  四处火光冲天,甚至炮管上的涂漆也因为过热而燃烧。

  直到7日下午,德军才突破此处的苏军第一道防线。

  7月8日-9日,德军将预备队全部投入一线作战,包括剩下的所有斐迪南自行火炮。

  在经过十余次的来回冲杀后,德军几辆坦克终于突破苏军的雷场和层层防御到达波内里火车站停车场。

  但是经过几天激战后,德军进攻部队已精疲力竭,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德军进攻被完全遏制。

  苏军中央方面军已完成拖垮德军第9集团军的任务,是时候准备发起反击了。前线代表朱可夫在与斯大林通话中提出了反攻时间——7月12日。

  7月11日起,德军就地转入防御,一周的进攻以只推进10-12公里,仅仅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告终。但德军的损失却是巨大的,伤亡约42000人,损失约8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线,进攻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遭遇苏军猛烈反击,影响了排雷进度,德军装甲部队无法全力投入进攻。

  苏军挖掘的反坦克战壕和各型反坦克给德军带来了不少麻烦,再加上时不时有隐蔽的反坦克炮或雷区骚扰,德军装甲部队几乎陷入了苏军布设的迷宫之中。

  7月5日早晨,在经过调整后,德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装备开始占据上风。

  德军在第一波攻击就投入了两个装甲军(第3和第48坦克军)和党卫军第2装甲军,共8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和5个步兵师。

  进攻的德军部队将装甲锋线集中至狭小地域发起进攻,在装甲前锋突破苏军防线后再由后续的步兵扩大突破口。

  同时,德军调遣了大量的空中力量支援前线,猛烈的空袭压制了苏军反坦克据点的防守,并协助地面部队在雷区开辟安全走廊。

  这一举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德军毫不吝啬。在第一天战斗后,德军突破了苏军近卫第6集团军把守的的第一道防线。

  7月7日,德军装甲部队突破苏军第二道防线。

  苏军组织优势兵力先后发起三次反击以恢复战线,但均以失利告终——卡图科夫的第一坦克集团军和克拉夫琴科的“斯大林格勒”近卫坦克军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被迫就地隐蔽,进行防御作战。

  7月9日,开战第五天时,南线发起进攻的德军部队的200辆豹式坦克几乎损失殆尽,只剩16辆可投入作战。

  但是德军依靠过硬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继续前进,从多的地点发动进攻,逐渐逼近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三道防线。

  7月10日,德军已突破苏军纵深30-40公里,攻到南线重镇奥博扬附近,随时可能突破防线进攻库尔斯克城,苏军立刻调动方面军预备队到第三道防线加强防御。

  7月11日,德军的3个坦克军继续进攻奥博扬附近以及交通要地普罗霍夫卡的南面。此地至关重要,如果被德军占领,从后方来的苏军部队支援前线的道路将被阻断,可能会造成前线的崩溃。

  但是以现有兵力阻挡锋芒正锐的德军显然比较困难,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立刻报告大本营请求增援,大本营代表朱可夫同草原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通电话后,科涅夫随即派出罗特米斯特洛夫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火速增援,大军顶着七月的烈日与热浪向沃罗涅日方向前进。

  第5坦克集团军计划支援普罗霍夫卡附近的防御作战,但在11日晚,该地已部分被德军党卫军装甲军控制,且仍有部队前往加强。一场坦克大战在所难免。

  7月12日,苏军成功躲过德军侦察逼近普罗霍夫卡。直到太阳升起时,德军侦察机才发现近在咫尺的苏军增援部队,立刻发出信号弹示警。

  7月12日9点左右,空中响起阵阵爆炸声,苏军增援部队抵达战场并投入作战。苏军第5坦克集团军拥有4个坦克军和1个步兵军,共计8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军党卫军第2坦克军有3个装甲师,约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苏军进攻路线上有山丘阻挡,发起进攻的坦克需要排成纵队前进,无法充分发挥数量优势。但是苏军装甲兵毫不畏惧,向德军阵地冲击。

  德军的虎式坦克和反坦克火力借助较远的射程给苏军造成了极大损失,交叉的火力网摧毁了第一批的大多数坦克。

  等1小时后苏军两个装甲旅增援到达后,第一波攻击部队已遭受重创,然仍然完成了冲击德军防御阵形的任务。

  后续部队继续与德军展开交战,彼此轰击、冲撞、碾压,普罗霍夫卡地区南面的平原上到处都是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残骸,有的坦克炮塔被殉爆的弹药掀飞数十米高,有的坦克被直接炸成碎片……坦克车组成员也在车辆损毁后加入战场上的白刃战。

  在普罗霍夫卡坦克大战中,苏军在技术装备上占有绝对数量优势,近卫第5装甲集团军对党卫军第2装甲军(主要为第1装甲师)进行战斗。

  但是德军在多年的战斗中历练成长,技战术水平和经验明显优于苏联坦克车组,可以说是二战中各国之最。

  另外,德军坦克在火力、通讯、火控上几乎有压倒性优势,苏军在这几项指标上丝毫没占到便宜。

  坦克大战一直从早晨到黄昏,双方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相比之下,德军由于防护好、射速快、素质高,损失较毛熊来说少。

  傍晚时分,苏军第5装甲集团军几乎损失半数坦克,约400辆的损失;德军保住了阵地,但是装备和兵力也损失巨大,约70辆坦克被摧毁,再也无力向前进攻,“堡垒”计划已然失败……当日晚些时候,德军被迫撤出普罗霍夫卡地区。

  7月14日傍晚,德军的进攻被彻底挫败,此时南北两个集团军群之间还有100多公里。

  时间回到几天前,7月10日英美盟军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为应对双线作战的任务,希大爷在13日召开会议调遣东线兵力前往意大利迎敌。

  几天后,第4装甲集团军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前往意大利,肯普夫集群的第3装甲军前往顿巴斯加强防御。

  7月16日,德军在后卫部队的掩护下退回出发阵地,“堡垒”计划已不抱希望。

  7月18日,毛熊最高统帅部指示草原方面军也投入了战斗,南方集团军群的正面压力急剧上升。

  7月23日,沃罗涅什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开始追击撤退的德军,收复至5日开战前的阵地。“堡垒”计划彻底破产。

  库尔斯克战役的防御阶段结束后,苏军以充分准备的防御拖垮了德军,严重的损失迫使德军统帅部动用了大批的预备队,以至德军整个库尔斯克地区已无兵可调。

  而苏军的五个方面军只有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参加了第一阶段的激战,西方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大部已整装待发,5个方面军共31个集团军正对德军虎视眈眈。

  现在,德军已然是强弩之末,苏军在强大的兵力、空军、装甲部队的支持下,拉开了反攻的大幕,准备给德军毁灭性的打击。

  7月12日,西方面军左翼部队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在空军第1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航空兵分别支援下,对防御奥廖尔地区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部署有约30个师)发起突然袭击,随后中央方面军也发起反击,行动代号“库图佐夫”。

  这次攻击从奥廖尔北部发起,直取德军中央集团军背部,准备全歼奥廖尔地区的德军集团。

  在强大的炮火准备与空军掩护下,苏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迅速突破德军一线防御。

  德军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下令库尔斯克地区德军转入全线防御,所有空军调回支援防御作战,并派遣4个师火速驰援,全力守住第二道防线。

  毛熊最高统帅部立刻投入预备队,但预备队在发起进攻后一周才到达并投入作战,此时德军的防御已变得十分稳固。

  此时苏军进攻部队达到160余万人,面对德军完备的防御体系,采取全面进攻和重点突破结合的方式,在关键地域投入压倒性的兵力和技术装备,压倒德军反抗。

  担任奥廖尔北部主攻的是苏军近卫第11集团军,在强势撕开德军防线后,向西南德军后方奔袭。7月21日,向西前进了50公里解放博尔霍夫。

  此时德军形势已十分紧急,存在被苏军全歼的风险。

  但是因苏军宏观层面的指挥失误,德军趁机撤离原阵地保留了相当的力量。

  8月5日,苏军一路追击,解放了奥廖尔。

  8月18日,苏军前出到德军在布良斯克东部的防御阵地。

  在遏制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进攻后,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花了三个星期才掌握了优势。

  8月3日,苏军沃罗涅夫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一部在别尔哥罗德西北地域发起反击——德军部署的三十个师的重兵集团已被百余万苏军盯住了。在空军和远程炮兵支援下,苏军突击兵团以破竹之势压垮了德军防御。

  8月5日,进攻发起三天后苏军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当天,莫斯科响起了礼炮,这是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礼炮齐鸣,是向奥廖尔和贝尔格罗德的解放者致敬,124门礼炮鸣12响表达敬意。

  8月11日,苏军切断了哈尔科夫-波尔塔瓦铁路,从西面逼近了哈尔科夫,同时草原方面军也从北面和东南面进行包围。此时,城内德军还有8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以及零星部队。

  8月11日至20日,德军在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师返回后,在博戈杜霍夫和阿赫台尔卡地域实施了两次反击,企图阻止苏军前进。苏军在短暂的混乱后击退德军反击,德军因消耗过大彻底失去力量。

  8月22日下午,毛熊空军发现德军开始撤离哈尔科夫。为了留住逃跑的德军,就当天夜里,草原方面军向哈尔科夫发动了进攻。

  8月23日,苏军攻占了哈尔科夫。夜晚,为庆祝库尔斯克战役的全面胜利,莫斯科224门大炮鸣礼炮20响向哈尔科夫的解放者致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