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蠢蠢欲动的朱元璋_大明皇长孙
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177章 蠢蠢欲动的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7章 蠢蠢欲动的朱元璋

  第177章蠢蠢欲动的朱元璋

  摊丁入亩,是后世满清时期的一个政策,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

  标志着古今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被废除。

  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最明显的地方,便是会大幅度刺激人口的增长。

  朱元璋在听到大孙说出这句话时,顿时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这也很好理解,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所谓赋和税,虽然都是收钱,但实际上还是有些区别的,简单的来说。

  赋收的钱,是提供给国家武装力量,可以理解为军赋。

  税所收的钱,便是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

  而大孙所说到的丁税,便是属于税收方面。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表现出赞赏的神色,反而是眼神有些怪异的看着大孙。

  “大孙可曾想过,若是废除丁税,国库岁入要减少多少钱粮嘛。”朱元璋沉声的问道。

  大孙如此聪慧,怎会相出这等法子。

  丁税制度自古有之,并不是说朱元璋非要保留,实在是就现在看来,丁税的岁入,明显要多上很多。

  废除丁税,对于大明国库的岁入,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朱英对于老爷子的反应,也没太多的意外。

  摊丁入亩这样在后世看来的高效政策,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的好处。

  因地制宜,每个时期的政策,应当符合当下的情况才可以,而不是说把所有好的政策堆积在一起,大明就会变得强大。

  摊丁入亩在满清时期之所以有很强的效果,堪称神来之笔,其中的关键在于人口的隐瞒。

  大量人口被隐瞒户籍,谁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豢养的大量仆从,这些被隐瞒的人口,都是不交税的。

  满清时期搞隐瞒人口最多的,便就是八旗子弟了。

  所以摊丁入亩后,满清的税收会直接出现一个腾飞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个无奈之举。

  可是对现在的大明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前面朝代的人口情况不得而知,就现在的大明,经历过元末的混乱,尤其是朱元璋实行的职业分配制度,包括户籍行走制度,基本上全部都登记在册,没有什么隐藏人口。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丁税在大明国库的岁入之中,占据了不小分量的比例。

  将丁税废除,赋税都直接按地产计算,反而会使得岁入出现大量减少。

  本来如今大明国库的岁入用起来就很紧凑,这般还来降下一波,可见来年会更加艰难。

  不要认为摊丁入亩知这样的政策就很是高明,军赋的征收就是按地产来,现在只是将个税也这般施行而已。

  朱英不懂这些吗?

  他当然心中是明白的,不然也不会拖到这个时候来提出,但既然知晓,为何朱英还是提了出来。

  其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消除贫富差距。

  拉小贫富差距,才能让社会矛盾变得不那么的尖锐。

  “地产多者多出,少则少出,无则不出,便是一些低层的老百姓,找些活计生活的负担会轻松许多。”

  朱英解释道。

  听完大孙的解释,朱元璋也立即理解了大孙的想法,但在朱元璋的心中,此刻的大孙却有想当然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过于理想主义,不切实际。

  看到老爷子皱眉,并没有太多认同感的神情,朱英智珠在握的说道:“孙儿知晓,丁税的废除,会让大明国库的岁入变少,甚至会影响到大明的稳定。”

  “孙儿既然敢于提出此事,当是有备而来,已然准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子。”

  朱英说完后,并没有接着述说,反而是端起桌面上已然有些凉的茶水,喝了一口。

  听到大孙这话,朱元璋微微振奋,眉头也展开了不少,他倒是想听下,大孙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法子,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

  对于大孙的妙计层出,朱元璋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的。

  不过看着大孙自顾自的喝着茶,想到吊自己的胃口,朱元璋晒然一笑,也端起了茶杯,不急不缓的喝了起来。

  老狐狸!

  朱英顿时无语,老爷子不是暴躁脾性么,这都能沉得下心思。

  见此,朱英放下茶杯,眼珠子一转,反而问道;“在爷爷看来,咱们大明是不是物产极为丰富,应有尽有。”

  “那是当然。”朱元璋一手端着茶杯,随口回道。

  自古以来,神州便为天下之中心,四方蛮夷地处贫瘠,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然而爷爷可知道,在大明山海之外,有着各式各样奇珍异宝,甚至有着亩产千斤的作物。生活在哪里的人们,无须辛苦劳作,就能衣食无忧。”

  朱英笑着说道。

  话到了这里,朱英心中的想法已然极为明显,他就是想要勾起老爷子对于海外的好奇。

  别的不说,海禁怎么着也是必须要开了。

  朱元璋闻言,面色沉着不动,只是淡淡的问道:“哦,在大明之外,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咱还真的没听说过。”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处的今天,还没有世界地图的出现。明朝最早的堪舆万国全图,是在万历十二年绘制。

  除了对于蒙元统治的疆域有所了解外,其实对于大明之外,很多都是在书籍上看到的,朱元璋心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虽然大孙的话题,成功的引起了自己的兴趣,不过朱元璋还是不露声色。

  小狐狸,咱可没你想象中的那么肤浅。

  即便朱元璋刻意隐藏,却还是被朱英看出了少许的端倪。

  微微一笑,朱英再吊一波老爷子的胃口说道:“孙儿过往的一些经历,想来爷爷早就掌握清楚了吧,爷爷有没有想过,孙儿麾下如此多人,还是西域,塞外等一些苦寒贫瘠地域。”

  “为何还能每年都可以养活这么多人,甚至于每逢严冬,他人吃不饱喝不暖的时候,孙儿还能不断的吸纳成员。”

  这一段话,终于是让朱元璋的面色,有些很是明显的改变。

  朱英说得没错,朱元璋在看大孙的详细资料时,就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出于对大孙的爱护,并没有去刨根问底。

  “大孙给咱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确实心里头疑惑的很。”

  朱元璋忍不住开口问道,能够忍到今天,完全是因为坐在对面的,是自己最为疼爱的大孙。

  换了任何一人,在看到情报上的详细后,他都不会不择手段,强行将这其中的秘密挖掘出来。

  哪怕因为调动数十万的大军进发西域,那也是在所不惜。

  话音刚落,朱元璋突然想到大孙前面关于海外的话,加上大孙经营的买卖和对海外的联系,心里头顿时升起明悟。

  随后朱英的话,更是直接印证了朱元璋的猜测。

  “不瞒爷爷,孙儿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收拢其他势力,并且养活这么一大帮子人,最为主要的原因,在孙儿流落西域的时候,曾经从海外番商的手里,得到过树种农作物。”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孙儿当时也没有过于重视,或许连那番商也不知道其中的情况,只当是观赏的玩物。”

  “偶然之中,孙儿才意外的发现,这些作物竟是非常的能够耐受苦寒,而且亩产极为惊人,经过孙儿的试验,竟是能够达到亩产上千斤。”

  “不仅仅如此,这些作物本身也无须精耕细作,只需简单的照料一下,就能自己大肆生长,简直是老天爷赐下的馈赠。”

  “凭借这数种作物,孙儿不再忧愁吃食的问题,因此没到严寒冬季,别人生存不下的时候,孙儿就直接招揽,每一年麾下的势力,几成翻倍之势。”

  “若不是担心根基不稳,想来麾下的规模,或许还要大上许多。”

  朱英缓缓解释说道,这算是他目前最为核心的机密了,不是最亲近的人员,根本无法接触。

  这些食物在被送出去的时候,都是打成粉末,不让别人知晓。

  像是番薯,很多时候更是伴随着米饭一起,让人无法识别。

  听到这话,朱元璋感觉呼吸都有些窒息了。

  虽然和心中预料的相差不大,但是真正的听大孙说出,依旧免不了震撼。

  几个词汇,顿时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咋现:耐苦寒耐,无须良田,高产,还有数种之多。

  想到这里,朱元璋语气略带急促的问道;“大孙这等你作物,可是带到了京师之中,能不能让咱瞧上一瞧。”

  即便是这样,朱元璋还是在用商量着的语气,和大孙说话,并不是带着命令式,压迫式。

  朱英心思细腻敏感,感受到老爷子对自己的态度,心下温暖不已,毫不迟疑的说道:

  “爷爷尽管放心,这些作物孙儿为防意外,自然是没有带在身边的,不过前段时日,孙儿从爷爷那里求取的驿站文书,已然快马加鞭的传到了西域。”

  “孙儿让人携带了大量的粮种过来,按照时日来算,现在已经到了前往京师的路上,顶多半月,爷爷就能见着了。”

  说完后,朱英看着老爷子一脸激动的样子,再次补充说道:“爷爷莫要过于期望,孙儿试过,这些作物虽是说大明疆域都可种得,但是会受到土地的影响。”

  “翻秧几次,其中的产量也会大幅度的下降,像是人患了病症一般,孙儿也安排人研究过,目前还没解决的法子。”

  薯类的作物埋在地下,最是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朱英又不是百科全书,也没有背下百科全书,自然不会懂得脱毒的法子。

  这其中涉及到了后世化学有关的知识,显然以大明现如今的情况,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脱毒的法子都难以处理。

  不过番薯,马铃薯,玉米这些,特别好养活,而且和水稻良田,不占据生存空间,加上其耐寒耐旱,无须操行照料的属性,对于现如今的大明百姓来说,可谓是真正的福音。

  况且三种作物轮番栽种的话,哪怕真受到了病菌影响,大不了采取最笨的方法,将出现结薯失败,玉米霉变区域的作物,直接销毁,阻断传播。

  然后换上新的种子过去,也能维持。

  不过显然,脱毒的技术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研究了。

  西域那边,目前关于脱毒这块还是没有太多的突破性发展,不过对于如何保护薯类,玉米,种植多年,还是有几分经验的。

  “便是少些,会少到什么程度。”朱元璋不由问道。

  “哪怕是减产,只要不是无法结种,亩产大几百斤,还是没有问题的,关于种植的经验,我这里已经记录成册,到时候随之一同发下去,同时加强对于这些作物的研究,想来问题不会太大。”

  “正好聊到此事,孙儿发现五叔对于农业这块,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厚的经验,孙儿正想在大明内也成立农学堂,专职研究跟作物相关的一切。”

  “便是想请五叔协助孙儿,将农学堂一同置办起来,为我大明日后粮食保驾护航。”

  随着朱英说完,朱元璋不由喝道:“好主意!”

  “大孙果然是大孙,这般的想法真是不错,好一个农学堂,专职研究各种作物,以提高亩产为主,若是能够有所突进,咱大明的百姓,何愁无吃食可言。”

  现如今朱元璋的脸上,透露出兴奋的红润,他感觉大孙完全就是老天爷送给自己的礼物。

  不管是火绳枪,还是高产作物,对于现如今的大明来说,完全可以想到,定然会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时候大明国富民强,百姓不再受饥饿之苦,军队掌握强大火器。

  这天下还有什么人,不能够去打的。

  曾经的朱元璋,还担心大孙有穷兵黩武的想法,如今看来,是自己知道的太少了。

  掌握了大孙所言的这些,谁还能抑制住封狼居胥的心思呢。

  便是现在的朱元璋,也已然感觉到沉寂已久的雄心壮志,变得有些蠢蠢欲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